蹲點服務解難題 “立園滿園”促發展——成都市市場監管系統轉理念探索服務發展新路徑
走進四川省成都市簡州新城檢驗檢測產業園現場,各項工作推進有序:政企協同商議園區運營、產業布局的交流不斷——該園區肩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檢驗檢測產業集聚發展重任,于9月26日迎來開園推介會。這是四川省成都市市場監管系統深化“寓監管于服務、以服務促發展”理念,以蹲點服務“立園滿園”行動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自行動開展以來,成都市市場監管系統組建11個片區工作隊,建立省市區三級聯動專班,聚焦成都“3﹢22﹢N”產業園區,圍繞注冊審批、質量技術、知識產權、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行動。以“幫助企業破解發展痛點”為導向,深耕“三重點”關切、“三協同”破題、“三賦能”提質,累計解決企業訴求超400個,問題解決率達96.78%,不僅為園區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更以實際行動推動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戰略在地方落地生根。
從“單點響應”到“系統解決”
成都市市場監管系統將“市委市政府重點關切、區委區政府重點關注、園區及企業重點關心”的問題作為蹲點服務行動靶心,統籌地方發展重點與產業實際需求,推動服務模式從“單點響應”升級為“系統解決”。
在簡州新城檢驗檢測產業園,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創新推出“一園區、一政策、一平臺、一基金、一聯盟”的“五個一”發展模式,聯動多方構建“產學研政創服”協同機制。截至7月,產業園首開區全面建成,吸引12家優質企業入駐,已成為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四川成都)的核心承載地。
新津區綠色食品產業園的多家小微食品企業面臨“檢驗成本高、技術能力弱”的共性難題,新津片區工作隊推動園區與四川省輕工業研究設計院合作,共建“健康綠色食品聯合檢驗實驗室”。該實驗室采用“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院所支撐”模式,為28家企業提供全鏈條檢測服務,幫助企業降低實驗室運營費用77%,累計檢測樣品1428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32批次,既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又為小微企業“減負提質”。
邛崍經開區,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四川金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曾長期受困于豬肉冷藏“干耗高、保鮮難”等制約出口的“卡脖子”問題。邛崍片區工作隊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成都市市場監管局計量和食檢等技術機構組成專家團隊,通過多輪工藝優化,預計可將肉品干耗率壓降0.3%,以企業年產能測算,年均可增效超200萬元,并助力“川豬”突破歐盟保鮮標準,為生鮮對外貿易提供技術支撐。
從“跨域壁壘”到“凝聚合力”
面對企業發展中跨層級、跨領域、跨區域的復雜問題,成都市市場監管系統以“協同”為鑰匙,構建起多方聯動的解題體系。
在無人機產業領域,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曾因3項核心技術專利被初步認定為“非正常專利”。高新片區工作隊建立“地方—國家”跨層級協同機制,聯動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對接國家知識產權局協助申訴,并推動企業參與《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數據鏈路安全要求》等國家標準編制。目前企業已參與多項標準制定,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國內市場占有率業內領先,技術產業化進程顯著加速。
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金堂片區工作隊持續深化“質量增信﹢”融資模型,將企業質量要素轉化為融資增信依據,幫助成都美富特膜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獲得1500萬元貸款,融資利率降低0.45個百分點。目前,該模式已幫助企業獲得貸款近12億元,并在中國質量(南京)大會上作為典型案例發布。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正聯動市金融監管部門以及多家金融機構,啟動質量信用融資服務試點在全市推廣。
跨區域協同為技術研發按下“加速鍵”。成都安可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研發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入戶檢測裝置時,因“跨區域驗證場景不足”受阻。雙流片區工作隊組織檢測機構提供技術支持,聯動多個區域開展實證測試,幫助企業研發周期縮短5個月,節約成本數十萬元。該產品填補了國內家用可燃氣體探測器現場檢測裝置空白,預計上市后將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近千萬元。
從“解決一件事”到“破解一類事”
成都市市場監管系統還從政策、平臺、技術3個維度發力,為園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賦能,推動“解決一件事”向“破解一類事”升級。
政策精準滴灌。四川易購為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辦理藥品經營許可證換證時,遭遇“門店是否區分直營/加盟”范圍界定模糊問題。金牛片區工作隊聯動四川省藥監局明確執行標準,指導企業落實“七統一”管理規范,助其順利換證,更為該省同類企業明確換證標準,推動行業規范化。
平臺整合資源。郫都片區工作隊聯合成都市食品檢測機構打造綠色食品檢驗檢測服務平臺,提供覆蓋研發、生產、銷售的全生命周期檢測服務,幫助企業降低檢測成本約50%。平臺還牽頭研制辣度快速檢測方法標準,開發快檢設備,實現辣度檢測從“檢不了、檢得慢”到“檢得快、費用低”的轉變。
技術精準幫扶。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有產品質量風險排查訴求,新都片區工作隊組織檢測機構開展專項技術攻關,排除產品本身質量問題,鎖定外包裝袋工藝風險,為企業有針對性改進提供科學依據。
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
截至9月,成都市市場監管系統已編制形成7類84條蹲點服務事項清單,覆蓋注冊信用、知識產權、質量技術、食品藥品、市場秩序等七大領域,實現全市“3﹢22﹢N”產業園區全覆蓋;開發蹲點服務通平臺,實現問題訴求“快速錄入、智能流轉、閉環管理”。
下一步,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將圍繞“特色園區、關鍵企業、重要產業”三大主體,深化“基礎服務﹢賦能發展”兩張清單應用,推動創新經驗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拓展一站式服務范圍,將蹲點服務的實效轉化為制度創新的長效,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從簡州新城的產業集聚,到新津小微企業的成本下降;從無人機企業的專利破局,到藥企的標準升級——成都市市場監管領域蹲點服務“立園滿園”行動以釘釘子精神深耕園區發展,不僅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強勁動能,更以“三級聯動、三維賦能”的創新模式,為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成都方案”。
- 盛世華誕,舉國同慶——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2025-10-01)
- 新華網報道——千家企業發出倡議:視質量為生命 以高質量為追求——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組織…(2025-09-23)
- 人民網報道——業界:持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推進質量社會共治(2025-09-23)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報道——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組織開展2025年全國“質量月”企業質…(2025-09-23)
- 中國經濟網發布——千家企業發出倡議:視質量為生命 以高質量為追求——中國質量檢驗協會…(2025-09-23)